航拍记录“别样”的景象

添加时间:2013-11-20    来源:航拍青岛    点击:

  韩丹和他的航拍飞行器

  韩丹航拍的温岭最牛钉子户房子被拆除

  本版被采访对象供图

  韩丹航拍的火药爆炸作画呈现的西湖山水

  晨报特派记者 张岂凡 杭州报道

 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,角度是一个重要因素,也是摄影爱好者乐于探讨、切磋的话题。而为了追求更丰富的视角,有人给相机“插上翅膀”,在空中取景。 “爱飞的人”第六期介绍的是杭州《都市快报》摄影记者韩丹,他既是摄影师,也是飞行爱好者,他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,研制出属于他的航拍飞机。2年时间,花费40万余元,韩丹制造出5架航拍飞行器,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他的镜头,从空中看看自己生活的家园。

  选择航拍:为了能有新的视角

  走进韩丹的办公室,一个摆放在高处的六轴飞行器十分显眼,它也成为韩丹座位的标志。而在他的办公桌周围,各式工具箱以及印有航模图案的纸盒堆满一地,桌面上颜色各异的电线、金属材料随处可见。与同事相比,韩丹的工作环境有些实验室的味道。

  “这个(飞行器)是新弄的,才一个多月。”韩丹指着六轴飞行器对晨报记者说,他先前拥有的几款航拍飞机都是直升机的式样,就这个造型比较特殊,只能飞七八层楼高,但体积较小,更方便携带,适合用于拍摄突发新闻。

  记者看到,与常规飞机式样不同,这个六轴飞行器顶部呈现出六边形,六个角分别延伸出一根轴,在轴的末端安装着螺旋桨,在六个螺旋桨共同转动下,整个飞行器便平稳地飞行起来。在飞行器的下方,安装着一个可以360°全方位立体转动的云台,用于拍摄的相机就安装在云台上。“在飞行器升空后,相机可以通过云台在空中调整角度,完成拍摄。”

  韩丹介绍说,12月1日温岭“最牛钉子户”房屋被拆除,他便带着这台机器前往现场拍摄。“当时房屋已经被拆除,夷为平地,在道路的四周只有农田和矮层民房,没有高点可以拍摄到全景,我的飞机就派上用场了。”韩丹略显得意地说,航拍使得原先无法达到的摄影角度都成为现实,摄影作品的创作上有了更多的新空间。

  “这也是我开始接触研究航拍的原因。”韩丹接着说,他从2003年8月进入《都市快报》摄影部工作已经9年时间了,这段岁月中,他已经走遍杭城的大街小巷“什么都拍遍了”,和部门里的年轻同事相比,对于一些事件、场景已难有新鲜感,“如果单纯和他们‘后生之辈’在艺术、想法、拍摄手法上‘较劲’,我怕有些吃力了,所以就想通过航拍来取得新突破。”

  韩丹告诉记者,他在校期间曾经学习过航空课程,在做记者前也从事过于航空相关的职业,有航空知识的基础。不过,为了进行航拍,韩丹最初并没有直接选择航模,而是在2009年夏天前去富阳的永安山滑翔伞基地学滑翔伞、动力伞。

  “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先把人飞上天,然后拿相机拍摄。”韩丹回忆说,出于成本考虑,买不起直升机,他就选择了动力伞。

  “但在学习半年后,我发现要在操作动力伞的同时,再进行摄影,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,需要长时间的练习。另外城市里高楼林立、气流多变,在实际应用上也有难度。”韩丹告诉记者,加之女儿的出生,他在2010年初中断了动力伞的学习,随后便转向了航模飞机。

  研制航拍:第一架花了半年,投入10万元

  韩丹告诉记者,国内有许多航模爱好者,但有航拍经验的并不多,而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也很少。韩丹也想过直接购买航拍飞机,但一架航拍飞机动辄上千万元的价格令他却步。“买不起,就只能研究自己做了。”韩丹告诉记者,他和另外2位朋友合作,在确立了航拍飞机的基本架构后,做了几万元的预算,就开始采购材料,进行拼装测试。“因为可以参考的例子不多,最初的研制就是不停地试验,有些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构造,当时也反复做了几十遍。”韩丹表示,航拍既然是航空和摄影的结合,航模飞机在两方面都要兼顾,又要让飞机飞起来,也要使相机获得稳定的图像,两部分都研制完成后,还要考虑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,“那时候每天我都会收到几个包裹,也要寄出去一些包裹,买回来用不上的,就只能卖掉。”

  韩丹回忆说,在他看来如何让相机保持相对稳定是研制中难度最大的。“航模的长度超过2米,起飞的动静很大,在空中始终是运动的、不稳定的,但相机在工作时却需要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,如何减震是个难点。”韩丹告诉记者,按照最初的设计,相机被悬挂在直升机底部,在多次尝试效果不佳后,重新安装支架,把相机挪到了飞机的正前方。


上一篇:中国最牛的航拍摄影家:坐苏27拍摄歼11 下一篇:交大老师火灾现场实况航拍 曾参与消防演练